(一)飼草料收儲補貼:對全株玉米青貯或購買苜蓿的規?;绦箴B殖場和奶農合作社、企業采取“先儲后補”的方式進行補貼。收儲青貯全株玉米每噸補貼50元(自治區財政每噸補貼30元,市級財政每噸補貼20元),收儲青干草(苜蓿、燕麥)每噸補貼200元(自治區財政每噸補貼120元,市級財政每噸補貼80元)。每頭奶牛每年最多補貼5.5噸青貯全株玉米量(奶羊按5:1折算,奶馬和奶駝按奶牛折算;1噸青干草按4噸青貯全株玉米折算)。
(二)性控凍精補貼:開展人工授精的臨河區境內備案登記的奶牛養殖場(戶)、合作社和奶牛養殖企業進行補貼。補貼采取“先見后補”,即“見性控凍精細管、見犢牛、見養殖場(戶)、見養殖檔案”。對使用性控凍精能繁母牛每頭補貼120元。
(三)進口良種奶牛補貼:對臨河區境內備案登記的奶牛養殖場(戶)、合作社、養殖企業當年購買進口奶牛良種母牛的養殖場(戶)合作社、企業進行補貼。采取“先見后補”,即“見進口牛、見進口手續、見進口奶牛系譜檔案、見購買人”等“四見”后給予補貼,每頭進口良種奶牛補貼5000元(自治區財政每頭補貼3000元,市級財政每頭補貼2000元)。
(四)中小養殖場改造升級補貼:向區農牧局主動申報、奶牛養殖規模在50—2000頭之間(奶羊按5:1折算,奶馬和奶駝參照奶牛執行)的中小養殖場,申請享受補貼的規模養殖場(戶、合作社、養殖企業)須在農業農村部畜禽養殖場直聯直報內備案。采取“先建后補”或“以獎代補”方式,并與中央中小奶畜養殖場提升改造項目資金配套使用。每個項目實施單位平均補貼60萬元(其中中央財政補貼30萬元,自治區財政補貼18萬元,市級財政補貼12萬元)。按照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,資金用于養殖設施設備改造、飼草料生產加工、糞污資源化利用以及自辦中小型乳制品加工廠等。
(五)地方特色奶制品加工標準化試點補貼:向農牧局主動申報,已取得地方特色奶制品生產加工登記許可,或已獲SC認證或通過升級改造后達到SC認證的地方特色奶制品加工企業,采取“先建后補”或“以獎代補”方式,按照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,每個試點項目平均補貼50萬元(自治區財政補貼30萬元,市級財政補貼20萬元)。資金用于開展生產設施、加工制作、冷鏈運輸、衛生管理等方面的標準化建設。
(六)對新建規?;膛pB殖場進行補貼。自治區財政對2021年以后建成的3000頭規模養殖場補貼600萬元,每增加500頭再補貼100萬元;盟市按照自治區補貼資金的20%增加配套。補貼資金主要用于規?;B殖場“三通一平”、糞污處理、基礎設施建設和設備購置。補貼資金在奶牛存欄達到補貼標準后予以兌現。
(七)對利用性控胚胎培育優質奶牛進行補貼。對養殖場能繁母牛利用性控胚胎培育高產奶牛進行補貼,自治區財政對使用國產和進口性控胚胎按照每支市場價格的50%進行補貼。
來源: 臨河區農牧局
作者: 楊慧琴
|